来源:苏州凯驰清洁管理有限公司 / 苏州保洁公司 / 苏州清洁 / 苏州清洗 发布日期:2010-03-24 访问次数:5616
石材养护在国外发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欧美一些国家,石材养护可谓家喻户晓,而石材养护在我国才刚开始。石材养护分为石材清洗、石材防护、石材病变处理和石材日常护理。石材养护,就是对石材表面进行清洗、保养和防护等相应的处理,以期保持石材的正常使用功能,维护石材的天然装饰性,延长石材的使用寿命的一种措施。
由于工业污染、酸雨、温差、紫外光照射,雨水冲蚀,内部盐份,潮气,粘合剂衍生物等外部污染,大大降低了石材的装饰效果和使用寿命。有人做过统计上海近20年外部环境污染对建筑物的损害程度相当于过去100年。同时石材本身都有一个天然突出的物理特点-吸水性(一般花岗岩吸水率在0.1-0.2%)。这样由于不合理的堆放、包装、运输以及外界污染源,如水汽、雨水、油污等与其接触,石材极易产生污染。石材病症主要有:油斑、白华泛碱、泛黄、锈斑、失光磨损、水斑、盐析、褪色、表面腐蚀、染素污染、苔藓生长及粉化剥落等。
因此,对石材进行必要的防护显得十分重要。
石材养护剂的使用也已经得到了石材行业和建筑工程各方的共识。石材防护剂的使用已明显改善了石材装修后存在的种种病害,有效预防石材发生水斑、锈斑、白华、风化等病害,也可有效地抵御油脂、污物、尘土、墨水、果汁等各种污染。
石材养护剂主要原理是防护剂中有效物质随溶剂渗入石材内部,待溶剂自然挥发后,有效物质和石材晶体结合,在石材表面下形成一道有效的防护屏障,以阻止外来及内部污染的渗入,从而达到保护石材,延长石材寿命的作用。因为经防护后的石材,其吸水率大幅度降低,可以说几乎不吸水,那么只要水分渗不进石材,污染也就无从产生。
经石材养护剂防护后的石材具有以下六大特点:
1. 防水
2. 防污
3. 抗紫外线(延缓石材褪色时间)
4. 抗冻,抗溶解性
5. 保持石材透气性
6. 降低日常保养难度
防护施工方式主要分两种:一种石材施工前做六面防护,另一种是石材施工后做防护,是亡羊补牢。
石材养护剂的发展阶段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第一代为蜡,第二代为丙烯酸树脂,第三代为丙烯酸树脂和有机硅的硅丙复配物,第四代为甲基硅酸盐类,第五代为纯有机硅化合物。第六代是氟化硅及氟碳类。
打蜡是目前我国酒店业中使用*多的一种保养石材地面的办法,也是一种错误的保养方法。为什么?因为蜡是一种不透气的密封剂,当打完蜡后,虽然外界的水和湿气不能进入石材内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污染,但石材内部和下面的湿气由于密封蜡的影响也散发不出来,这样水汽长期积存在石材内部,就会导致石材的病变;且蜡一般会影响石材的天然色泽,同时经常打蜡会损害石材表层,缩短石材寿命。因此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基本不采用打蜡的方式来保养石材,而是采用石材养护剂。(具体见表一)
表一 石材防护剂与蜡的区别
时效性 石材色泽 保护程度 透气性 使用范围
蜡 2-6个月 影响较大 表面性保护 不透气 室内
保护剂 3-15年 影响较小 深层保护 保持透气性 室内、室外
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一种先进的高科技石材养护产品-渗透性防护剂。它主要分两种类型,即水性和溶剂型,大部分的溶剂型防护剂都是有毒易燃的产品,它属于防护剂的初级产品,现在已慢慢被淘汰。石材养护在国外的发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随着石材养护技术的发展,现在国外的石材养护产品已逐渐过渡到水性(环保型产品)产品。(具体见表二)
表二 石材水性防护剂与溶剂型防护剂的区别
时效性 石材色泽 毒性 燃烧性 施工要求
水性防护剂 5-15年 不影响 无毒 不燃 无
溶剂型防护剂 1-3年 有影响 有毒 易燃 需要通风设备
另外在清除方面,如以后大家施工中碰到类似的问题,请不要着急!因为石材一旦被污染后,清洗相当不易,如使用不良的清洗剂,强行将污斑除去,那只会伤害石材,加速石材劣化,反而弄巧成拙。这时请你使用石材专用清除剂,它会有效帮你解决问题。
石材养护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养石材的操作程序及其产品,它可以引导我们的消费者、建筑师、石材厂家等正确使用安装石材,以达到保护石材的天然特性,延长石材寿命。
以前建筑业很少使用石材,当然碰到石材污染的问题也少。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业的发展,石材用量成倍增长,必然带来各种各样的石材污染问题。因此我们要对石材树立起预防(即做防护)的概念,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经济上的损失。目前石材养护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建材局和涂料工业协会的高度重视,因此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石材养护的前景也日新月异。据统计,现在全国石材的用量是1.7亿平方米/年,到2010年估计可达5亿平方米/年。而石材养护在石材中的使用率现在不过5%。因此我们说石材养护是个朝阳工业,它有很充裕的发展空间,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共同参与发展我国的石材养护事业。
上一条:厨房油烟排烟系统的清洗保养 | 下一条:石材吐黄现象的预防与治理 |